首页

sm视频国产免费观看

时间:2025-05-30 00:08:54 作者:“雪龙2”号凯旋!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 浏览量:46563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5月28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

  考察亮点

  此次考察的最大亮点是我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累计完成4条断面共计24个综合海洋调查站位,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3个新发现

  本航次主要有3个方面的新发现:

  在水体结构方面,秋季罗斯海水体分层明显,水下150米以内水体混合均匀,但位于混合层以下的变性绕极深层水可入侵到南纬75°区域,而冰间湖200-400米深度范围存在明显的冰架过冷却水。

  在低营养级生物方面,罗斯海区域初级生产过程不活跃,但冰间湖0-200米水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并在调查海域500-2000米的深层发现有浮游动物越冬类群。

  在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方面,西部海槽陆坡区存在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主要集中在冰缘区,优势种分别为南极鹱和阿德利企鹅,以及食蟹海豹与南极小须鲸。

  此次考察还联合英、美、澳、新(西兰)、挪、韩、泰、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2位科学家共同参与,为国际社会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迈出了坚实一步。

  本航次“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和罗斯海持续开展调查研究,顺利完成海洋中上层关键物种营养级结构调查、锚定潜标收放等任务,并首次在阿蒙森海成功采集长重力岩芯。

  “雪龙2”号完成的考察任务是我国极地考察单船考察历时最长的一次,进一步推动了极地领域科研和后勤保障的国际合作,探索了开展国际化、跨季节、跨学科综合调查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化了国际社会对于南极秋季弱光-黑暗环境下生态系统环境适应以及关键生物类群生存策略的认知,为我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南极海洋生态保护与国际治理提供了有效科学支撑。

  (总台央视记者 李啸虎 范珊珊)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台北一餐厅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 管理部门已展开抽验调查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启动礼上致辞表示,庆委会今年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的活动以“万千气象看中华”为主题,展示祖国山河的壮美。这场文化盛宴,除了让大众共庆回归,更能加深市民对祖国的认识,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呈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说好中国故事。

全国检察机关4年半立案办理长城保护公益诉讼案件1264件

2月22日下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了一家国际潜水培训中心,该机构的潜水教练张先生告诉记者,海洋馆出事的潜水员属于管供潜水员,无需有潜伴一起下水,但在水面必须有安全员,“且至少有两根管,呼吸管和通讯管,但是在海洋馆实现这两个条件不太现实。”

习主席的丝路故事·哈萨克斯坦篇丨新时代丝路故事从这里讲起

白皓来自内蒙古,2019年因车祸高位截瘫,颈椎以下失去知觉,几乎没有活动能力,需要父母的全天陪护。平日里他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每天上下午各有一次康复器械训练。由于常年无法运动,他的骨骼和肌肉力量比常人弱,每次只能坐一两个小时。植入脑机接口前,他习惯了用嘴叼着触控笔,在平板电脑上进行简单阅读和消遣。

江西建成5G基站超10万个

前段时间,上海徐汇区田林第三小学的学生们迎来一堂印象深刻的思政课。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带来了一件馆藏珍贵文物——《新青年》。通过讲解,学生们感受到革命文物所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十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将在京举行

据悉,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将依托哲学学院建设,由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潘公凯担任首任院长,著名学者沈语冰任执行院长。艺术研究院将打造“跨学科艺术理论前沿研究平台”“全球视野下中国艺术国际传播平台”“艺术批评与艺术策展人才培养平台”“艺术公共教育社会服务平台”以及“艺术理论、艺术家工作室孵化平台”五大特色平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